仅依靠市场化调节来去产能还不够,政府之手的作用需有效发挥。
去产能工作有效推进,离不开政策制度的完善。一是要尽快出台股份制企业产能置换相关政策,对其中民营资本退出应有明确的补偿措施;二是退出产能已上交的资源价款和相关投入,应有一套处理办法。
“要支持重点钢企调结构,避免陷入量降竞争力也跟着降的怪圈。”王向东认为,国内一方面应该学习欧美国家,根据需求侧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应支持重点钢企绿色用钢。例如,近期山东钢铁与山东省住建厅合作成立了“山东省钢结构建筑产业化联盟”,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同时,提高建筑的抗震设防水平。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表示,去产能工作中要严格执纪执法。据工信部的调研,目前仍有新增项目手续不规范,产能等量或者减量置换也并未得到有效落实。
但在目前监管手段相对完善,政府监察、社会舆论监督并用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实现严格执纪严格执法?
“应该强化第三方评估。”辛仁周说,各省执纪执法不能单听当地执法部门的,可尝试引入外省第三方机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公开,由此加强监管。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认为,讨论产能过剩问题,要树立全产业链思维,从上下游综合考虑去产能对策。例如,从需求角度优化钢铁机构标准、从输配电价格改革倒逼煤炭去产能等。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滕家伟表示,用好期货机制将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说,一是要发挥价格信号的先导作用,政策的执行者、推动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功能及时调整改革步骤;二是严格执行上市品种的品牌注册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上海期货交易所近年来在期货合约标的的选择、规则的设计和交割的标准制定过程中,融入了技术标准和环保节能等要素;三是提高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的能力。
此外,多位专家均认为,去产能政策应考虑区域实际情况有保有压,允许企业或省级在政策范围内自行统筹安排生产,而不应“一刀切”。去产能的部署重点还是关停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不具备改造价值的企业,而非所有供过于求的企业。对于行业长远发展而言,在去产能的同时,各方应更注重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