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无缝钢管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重庆无缝钢管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两种钢管在成品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般都是按标准制造的.机械性能都没什么样区别存在的多数是加工工艺不同,以及最后出来的精度不同,一般来讲冷拔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洁度较高.热轧工艺:管坯---加热---穿孔---轧管---定径---冷床---矫直---切管---检验---打包---发货 冷拔工艺:管坯---加热---穿孔----热轧(二穿)等---打头--酸洗--磷化--冷拔--退火(可以多道次重复打头至后工序)---矫直----切管---检验---打包---发货
重庆无缝钢管作为钢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制造工艺及所用管坯形状不同而分为无缝钢管(圆坯)和焊接钢管(板,带坯)两大类。 无缝钢管因其制造工艺不同,又分为热轧(挤压)无缝钢管和冷拔(轧)无缝钢管两种。冷拔(轧)管又分为圆形管和异形管两种。重庆无缝钢管热轧(挤压无缝钢管)圆管坯→加热→穿孔→三辊斜轧、连轧或挤压→脱管→定径(或减径)→冷却→坯管→矫直→水压试验(或探伤)→标记→入库。冷拔(轧)无缝钢管圆管坯→加热→穿孔→打头→退火→酸洗→涂油(镀铜)→多道次冷拔(冷轧)→坯管→热处理→矫直→水压试验(探伤)→标记→入库。
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共析反应,共晶反应
含碳量为0.8%的钢为共析钢,以纯珠光体形式存在。
含碳量小于0.8%的钢为亚共析钢,以珠光体和铁素体的共熔体存在。
含碳量大于0.8%的钢为过共析钢,以珠光体和渗碳体的形式存在。
共析反应就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析出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在合金相图上,发生这个反应在图上表现为一点,那个点就是共析点.
共晶反应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例如含碳量为2.11%--6.69%的铁碳合金,在1148摄氏度的恒温下发生共晶反应,产物是奥氏体(固态)和渗碳体(固态)的机械混合物,称为"莱氏体".在合金相图上,发生这个反应在图上表现为一点,那个点就是共晶点.
1、亚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首先转变为奥氏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
2、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
3、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首先转变为奥氏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渗碳体转变为奥氏体。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到A3和Acm以上获得单相奥氏体。 通常把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标以字母“c”,如Ac1、Ac3、Accm; 把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标以字母“r”,如Ar1、Ar3、Arcm等。 其物理意义分别为: 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温度; Ar1:冷却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温度; Ac3:加热时先共析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Ar3: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Accm: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