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重庆无缝钢管企业破产制度,尝试允许企业在获得项目许可后推迟投资建设,并进一步给予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自由进出(尤其是自由退出)市场的权利。
支持重庆无缝钢管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企业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强强联合、横向并购或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改变一些行业重庆无缝钢管企业规模小而散、无序竞争的状况。做好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投融资、土地、社保等方面政策的贯彻落实,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和并购基金试点,加大企业并购的金融扶持力度。出台支持重庆无缝钢管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发展水平。支持同行业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加强行业自律,实现限产增效。
支持重庆无缝钢管企业海外投资,转出一批过剩产能。产业转移也是缓解产能过剩和转移长线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二战后美国援建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以及上世纪80年代日本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转移的例子皆可以证明。当然,重庆无缝钢管产业转移必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对于大多已进入产业发展成熟阶段、存在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的传统制造领域或产品,通过联合建立境外工业园区、开拓国际市场空间等方式,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有助于重庆无缝钢管过剩产能的消化和带动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
目前部分重庆无缝钢管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是在第二轮产能过剩没有彻底消除的情况下,又同时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致使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凸现出来。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布的报告中评估了重庆无缝钢管产能过剩程度,指出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到仅有60%。而依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当前的全工业利用率为78.9%,而在金融危机高峰期这个比率为66.8%。这意味着目前的重庆无缝钢管产能利用率尚不及美国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高峰期的水平。
钢铁:目前,重庆无缝钢管能力超过9亿吨,产能利用率仅有72%。
水泥:目前,水泥产能接近30亿吨,已经超过2015年25亿吨的需求预期目标。
煤化工:目前,在建的和拟建的煤化工项目多达104个。重庆无缝钢管项目产能累计已经接近5000万吨,天然气项目产能累计超过1500亿立方米,甲醇制烯烃产能累计超过2800万吨。此外,如果在建的乙二醇、二甲醚等项目一旦投产,重庆无缝钢管产能将在原来的数字上成倍飙升。
风电设备:目前,风电整机行业产能估计在30GW~35GW之间。根据能源局已核准项目预计,2012年新增装机约16.62GW,风电设备产能利用率在50%以下。
此外,近年来重庆无缝钢管、电石、氯碱、甲醇、塑料等一度热销的化工产品也因为产大于需而出现销售困难,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金属行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就市场经济而言,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一定的产能过剩是重庆无缝钢管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