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可以使用网络性能(机械设备性能)的重要因素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在钢中的标准,这取决于拉伸性能的使用要求(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和硬度,韧性指数,以及高和低温性能的用户的要求。
①抗拉强度(σb) 试样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一个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σb),单位为N/mm2(MPa)。它代表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损伤的最大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当拉脱试样Fb--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截面积,平方毫米。
②屈服点(σs) 具有中国屈服这一现象的金属结构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一个恒定)仍能进行继续努力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如果发生断电,就应该下屈服点之间进行区分。屈服点单位为n/mm2(MPA)。
上屈服点(σsu):力发生第一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下屈服点(σsl):不考虑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的最小应力。
拉伸屈服强度(恒定)的过程中,N(牛顿)So--试样原始截面积,平方毫米 - FS:式中:如屈服点被计算。
③断后伸长率(σ) 在拉伸强度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标距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最大伸长率。Σ以%为单位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其中:L1 - 断裂标距长度,毫米试样; 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④断面进行收缩率(ψ) 在拉伸强度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缩径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材料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一个断面平均收缩率。 以ψ表示,以%为单位%。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S0 - 试样原始截面积,平方毫米; S1--试样断裂在最小截面积,平方毫米颈缩。
⑤硬度分析指标 金属结构材料进行抵抗硬的物体压陷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的各种试验方法和范围,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高温硬度和硬度的影响。对于不同管材企业一般我们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三种。
将布氏硬度(HB)以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用规定的试验力(F)压入花形表面,在规定的保持时间后去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L)。布氏硬度试验是力通过球形压痕所得商的表面面积除以。单位为HBS(钢球),单位为n/mm2(MPA)。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F--压入试样金属试验力,N的表面上; D--测试球直径,毫米; D--平均压痕直径,毫米。
测定布氏硬度较准确提供可靠,但一般HBS只适用于450N/mm2(MPa)以下的金属结构材料,对于一些较硬的钢或较薄的板材不适用。 布氏硬度是应用最广泛的钢管标准,材料的硬度往往用压痕直径d表示,既直观又方便。
例如:120HBS10 / 1000130:在1000Kgf(9.807KN)试验力表示直径为10mm的钢球,保持30秒(秒)在布氏硬度120N / mm 2的(兆帕)测量。